一张娃娃脸、戴着一双斯文的框架眼镜,一丝不苟地梳着当下年轻人最流行的“油头”。怎么看这都是一个还在纵享青春的大男孩,而就是这个看上去还有些稚气未脱的90后“大男孩”,却一肩挑起了家族传承400多年的中医疗法,更重要的是以己之力帮助越来越多的腰椎、颈椎患者走出病痛。
小竹罐里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旭是“王氏脊椎疗法”的第14代传承人,这种疗法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传承历史了,最早起源于清代顺治年间,是王氏家族祖上王汝清在治疗军中箭毒伤的基础上,以经络、气血理论为指导,创立了以刺络、拔罐、药透为主,治疗颈椎、腰椎、膝关节等疾病的方法。
“王氏脊椎疗法”的核心其实就是拔罐儿,而与普通的拔罐所不同的是,它是以竹罐为重要器具,采用清宫中48味秘方药物以渗透、弹刺、拔竹罐的方法将毛细血管中的“痰”和“浊”拔出,再将药物渗透进人体内。
经过400多年的传承、演化、改进,这种近乎原汁原味的历史疗法,还在为无数的腰椎、颈椎病人减轻病痛。
2011年,王氏脊椎疗法更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王旭身上除了背负家族薪火相传的重担,更多了一份传承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任。
少让一个患者上手术台
便是拯救了一个家庭
与许多家族不同的是,幼年时的王旭并没有被父亲、爷爷强制学习、继承“王氏脊椎疗法”,只是在经年累月的成长中,耳濡目染父亲、爷爷通过自己的一已之长,治疗、治愈了一个又一个病人,而父亲跟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少让一个患者上手术台,便是拯救了一个家庭”。
高考前夕,父子之间第一次对王旭未来的规划进行一次深谈,而也正是此刻,王旭也才真正感觉到了自己身上不仅有自己的理想,还有更多的责任,对国家、对家族更是对患者,于是他毅然决然报考了中医药专业,为“第14代传承人”的身份做好准备。
国医小掌门
传承进行时
目前,王旭担任北京国葆堂院长,父亲已经渐渐把事务都交由王旭打理,这个90后“大男孩”不仅将所有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更多地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创新和改革。
“我认为我们家这个疗法一代一代传承到14代,每一代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在我父亲这一代呢,他是做了医疗规范的改革,而在坐诊的时候我就发现国葆堂在记录病人数据这方面特别欠缺……”
发现问题后,王旭开始利用自己的优势对患者进行大数据收集,然后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进而提高“王氏脊椎疗法”的医疗质量,从而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