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的七零后八零后老嚷嚷自己的脖子不好受,这个也怪不了他们,天天工作那么忙,对着电脑,脖子压力大,这八成是颈椎病,这颈椎病轻的感觉头晕、恶心,重的甚至手脚发麻,一说起颈椎病,大家可能都觉得是现代病,其实啊古人也有这困扰,甚至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治疗颈椎病的好方法,今天我们带您见识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您的颈椎支支招。
多大的病,需要动用四十八味中药材?多深的毒,让您失眠头晕手发麻?颈椎病很常见,宫廷秘方您可曾听说过?小小竹罐家家有,唯独他能够拔出大神奇!?
敬请关注这里是北京,咱们一起登门造访宫廷御医第十三代传人王兴治,用王氏脊椎疗法治治您的颈椎病。
“顾客就是皇帝”
-----《王氏脊椎疗法》传人 王兴治
今天我带您寻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脊椎疗法”有个绝活:拔罐治疗颈椎病。
您伸手摸摸自己的后脖颈子,从颅骨下面第一块突出的骨头节往下数,头七块这叫做颈椎,别看它们个头最小,但是活动频率、承受的压力也最大,颈椎有了病疼起来真要命,可拔罐怎么治疗颈椎病呢?
现如今商家都嚷嚷着“顾客就是上帝”,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王兴治而言,咱得改成“顾客就是皇帝”。因为人家祖上是御医,临床经验都是从皇亲国戚身上积累下来的。
您祖上是御医,您有证据吗?王大夫说了,顺治年间的御医王汝清,是老王家第一代入宫的御医,在《清宫档案》里还记载着王家第四代御医王昭恩在乾隆五十三年为十一福晋诊疗痰热症和骨科病症的的记载,至今王家的第十三代传人王兴治大夫家里还保留着一本光绪年间同仁堂发给的中药名录,这本名录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它是专供京城御医和名医选药用的,一般人不可能拿到手,这也证明了王家曾是京城名医的身份地位。
王氏脊椎疗法,我们可以追溯到我们整个这种传统医药的历史上去,它是整个传统医药的发展到了一定的时期,形成了更具有特色的疗法,它是集拔罐、放血和药物三者把它综合起来运用的一种方法,拔罐、放血、药物,这王氏脊椎疗法听起来还真热闹,可他到底怎么治颈椎治病呢?
这王氏脊椎疗法一和清朝御医连到一块,就显得神秘莫测,特别吊人胃口,那么王兴治作为御医的第十三代传人,您别说从祖上还真是继承了一项秘密武器,那就是拔火的罐子,一说拔火罐,大伙都知道不稀罕,但这不是普通的火罐,这是竹子做的。
水深火热考验小竹罐:四十八味中药伺候您
王氏脊椎疗法的独门秘籍,就是这竹子做成的拔火罐,您别小看这些小竹罐,用的可都是南方一百多块钱一根的紫竹,一根只能做13个罐,一个人一次就得用30个,还都是一次性的。虽说这些竹罐价格昂贵,可拔火罐咱都有一常识,在罐子里边烧一下才能嘬住了,可是这竹子怕火不能烧,那则么才能让它拔上劲呢?关键是这些竹罐经历了一场水深火热的考验。
原来这些竹罐都要放在水里煮,捞出来的时候大约七八十度,跟火罐点火是一个道理,等到竹罐里边的空气突然冷缩,自然就掉不下来了,很显然这王氏脊椎疗法用的竹罐比咱一般用的拔火罐成本高,工序还麻烦,那到底图什么呢?
一切关键,就在这煮竹罐的水里边了,好嘛,这一锅黑汤子,除了竹罐我们还从里边捞上来一个纱布包,这里头到底有什么呢?
“你比如说,藏红花,伸筋草,杜仲,山甲之类的这些药,它这个是四组方组成的,起码有止血方,清淤方,化淤方,再有一个营养方”。
王大夫说这可是祖传的治疗颈椎病的宫廷秘方,一共四十八味药缺一不可,用秘方来煮制竹罐,就是为了让罐子里吸收浓浓的药气。
“我们也常把中药贴在外面,或者中药的这种熏洗,蒸啊,其实它这种竹罐,这种药物,他同样起到一个外治的作用”,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先生说。
看来王氏脊椎疗法用竹罐一边拔罐子一边还做了药气热敷,一举两得了,话说到这,用竹罐子拔罐程序如此复杂,这效果到底怎么样呢?
十五分钟差不多过去了,咱卸下这竹罐子看看,这竹罐拔出来的都是什么呀。
竹罐下的血色诊断书
您的颈椎到底有没有毛病呢?头晕恶心到底是不是颈椎出了问题呢?这些问题不用医生来回答,答案就藏在这些小竹罐下边,小竹罐拔上十五分钟之后,卸下竹罐,您看清楚了,竹罐居然吸出了黑紫色的血块,这就是小竹罐下的血色诊断书,这些血块说明这位病人的颈椎有问题,可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你看这个罐,明显的这里边有粉的,这里边有白的物质,这是痰和浊”,王兴治老师说。
咱把小竹罐吸出来的东西放进水里,原来吸出来还不止一种,这种黑紫色的血块叫“浊”,漂在上边带白色的叫“痰”,那它们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受了风寒暑湿或者是劳损,在这个地方它可以久滞使经脉不通,经脉不通气血凝滞,就形成了这种痰浊”,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先生说,
中医专家告诉我们,按照中医的经络学说,在后背脊椎附近,有重要的六条经脉,比如咱们在武侠小说里常听说的,“任督二脉”里这“督脉”就是其中之一。就好比经络是一条水管,某个地方阻塞了,自然整条水管水流不通,阻塞的地方就会出现不良症状,而颈椎经常暴露在外边,受个风寒很容易经络气血瘀滞,而这个浊血和痰正是经络阻塞,造成颈椎病的罪魁祸首。
“我们做的就是督脉,都是按照循经取穴的方式,把经络做下来”,王兴治老师说。
“把经络做下来,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腧穴是在经络运行过程当中,气血汇集的地方,你如果找到腧穴,循着选穴的话疗效才会好”,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先生说。
既然知道了颈椎病的病根,咱就得对症下药,王氏脊椎疗法就瞄准了经络上的重要穴位,把阻塞经络的浊和痰给拔出来。
这王氏脊椎疗法用的疏通经络的方法,不光能治颈椎病,腰椎呀,膝关节的毛病啊,也有疗效,那估计看到这大家该有疑问了,说咱平时受伤拔罐,顶多是嘬住这个又黑又紫的圆圈来,那么它这罐子拔完之后怎么能拔出这么多东西呢?这功劳不在小竹罐,而是还有一个。
“一针见血”道出竹罐“吸血”的真相
在拔罐之前这个特别的环节,就是用弹针在颈椎附近的穴位上扎一个小孔,刚才咱看到的黑紫色的血和痰,就是从这个小针孔里被拔出来的。话说到这儿,这扎一针还拿罐子拔,这样安全吗?不会造成失血过量吗?
其实这种穴位扎针放血的方法,在中国古代著名医书《黄帝内经》里早就有了,“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出恶血也”,这种叫“刺络”的方法,就是在经络穴位上扎针放血治疗,当年华佗就是用这个法子治疗曹操的偏头疼。
“这是用玻璃做成的针,实际上最早咱们祖先没玻璃的时候用什么?用碗瓷儿”王兴治老师说。
“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说你这个东西,这个刺络的方法是蒙古人的,他说是,王大夫也承认是,是我们祖上从蒙古那边传过来的”,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先生说。
竹罐下的针孔很小,并没有失血过多的风险,您大可放心,而且王氏脊椎疗法还有绝活,正是咱们前边说的煮泡竹罐的48味药材,这48味药材里边包含了四组方子,分别起到清淤,止痛,活血和止血的作用(海风藤-祛风除湿,红花-活血化瘀,伸筋草-舒筋活络,山甲-通经消肿),在拔罐的同时,药气热敷的这段时间里头,早就止血了。
颈椎有毛病的人,拔出来的是黑紫色的血和痰,那拔到什么时候就算好了呢?
“原来能拔出很多这种痰浊淤血这些(致堵物质),慢慢看着越来越少,而且变红了”。
“如果拔出来的血都是鲜红色的,跟鲜血一样的,治疗到这个时候应该是治愈了”。
如今这王氏脊椎疗法传到王兴治大夫手里,已经是第十三代了,也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王大夫和他的徒弟除了继续传承,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技艺像这个技术肯定是,也经过了近四百年了要继续传承下去,改的最多的是这些一次性,医疗的安全性都从这方面,我和我师父做了很多实验”,王兴治大徒弟常起女士说。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看他们做,这根针用几十人还是这一根针,到现在已经不符合咱们国家的医疗的规范,起码要做到一次性,我们用的罐销毁的拿机器直接压成了碎片,实际上我们要慢慢做成符合国家的标准,符合现代标准,符合卫生部的要求”,王老师说。
对话王兴治系列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