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我们都是圣贤

2020-05-19 13:13

今天讲最后一讲泛爱众

前面简单复习一下,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这是论语里的一段话,是孔子说的,第一件小孩子从小到大要完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孝顺和友爱,孝就是孝顺父母,悌就是友爱兄弟。

谨信呢,就是谨慎和诚信,然后接下来今天是泛爱众泛爱众 而亲仁”-就要把小孩子在家里边养成的这些个好习惯拿到社会上去应用,你在家里边对父母很孝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一叫你你就答应了,一刻也不拖延,这个有什么好处呢,首可以有效的避免来自父母的负面信息,我把这个道理再给大家讲清楚,到现在像我们有孩子的人,我们对孩子就是忧虑他,但是由于量子纠缠母亲对孩子的这种忧虑的信息获取,孩子小时候他就容易生病,长大了就困难。

所以要求所有人学完弟子规要明白一个道理,跟父母相处关系最低标准是要让父母放心。要让负面信息止于父母,因为他们不是反感你,而是父母太爱你了,佛经里有句话因爱生忧 因爱生怖,就是人因为爱一个人,爱一摊子事情,或者爱某某东西,他就会产生出来忧虑和害怕的情绪,这种情绪是负面的,跟自己的子女关系是也特别近,3岁之前孩子是离不开母亲的怀抱的,就是整天的在一起,稍微一叫的时候,没消息就着急了,所以说第一句话父母呼 应勿缓是弟子规的核心

一个人在家里能爱父母,走到社会上就应该把这种感觉放大,去爱所有的人,这就是今天讲的泛爱众的道理,为什么要爱别人,因为当你心里面不爱别人的时候,别人不用你说话,别人能感受到你不爱他,他也不爱你,兄弟姐妹之间,你作为兄长作为姐姐,年长的同事你不友爱你教的这些比你年幼的同事,那么这些年幼的同事也不尊敬你,你行为就足以说明你是真诚的,还是默然的,你是热情奔放的,还是冷漠孤僻的,这些决定了我们学弟子规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日常活动中要去实践,你让别人越舒服,你的个人的生命状态也会越来越好。在家不要让父母忧虑我们,在外不要让别人不舒服,这样我们就舒服了。

所有的人都需要爱,那么爱是什么呢?爱是幸福的秘密,有人研究了哈佛大学肯尼迪他们这一生为期76年,哈佛这一批毕业生里面,有当总统的,有当律师的,有当医生的,有自杀的,也有当小偷的,各种各样的人,研究他们幸福不幸福,对他们进行问卷,最后最终的实验下来的结论是:第一,知足就是幸福,跟中国人的观点是一样的,第二,被爱是幸福,深入探讨就是你怎么样可以获得别人的爱,就是你要爱别人,这就是最后一篇泛爱众最最核心的内容。

你想获得幸福吗=你想获得爱吗,就是别人都爱护你的感觉,就是幸福的感觉,那么你怎么获得别人的爱呢,你去爱别人。

你的行为高大高尚,你的名誉才会高大高尚,人们看中的不光是你怎么说,还看你怎么做,带过孩子的都知道,老跟孩子强调都没用,你做给他看他会记在脑子里记一辈子,有一个名老中医传人,他的师傅为了交给他不吃病家饭这一个规矩,带着他一块去出诊,疗效也很好,看完了也到了饭点了,他们这些小孩子就想今天跟师傅出来能吃一顿好的了,小孩免不了就看桌上的好吃的,可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师傅看完病抓着他的手就往外走。老百姓在困难的年代,给你做顿好吃的,那就基本上把一年的吃的给你拿出来一半了,不容易,所以就有医者不吃病家饭这个理儿。

你要是真有才华,也不要说什么大话,你有能力,人家做事的时候求到你了,你有能力就去给人家帮忙,这是说的一个态度问题,不要说给一分钱就干一分钱的活,这不是中国人的传统,你有能力你就去帮人家,人家一定会给你回报。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村里边的那些人,他们为什么怎么闹意见都不撕破脸,就是这种文化,大家都在一个村里活一辈子。现在社会矛盾的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根没了,反正我跟你萍水相逢,今天跟你闹矛盾了明天我不见你了,这是一种摆地摊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年轻人来说恐怕会把你青春期的精彩耽误掉。

我们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45岁以前是青年阶段,45-65岁之间是中年阶段,65岁以后是老年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青年阶段活得精彩就可以了,中年阶段什么目标呢,就是平安幸福老年阶段什么目标安详自在,跟有没钱都没关系,有不同的目标达成的手段。

什么是活出精彩就是要有一技之长,如果到了四十五岁,你还没有一技之长,还没有自己的地位,那么你这个青春就被耽误了,今天我给你们讲的话就是抓住自己的青春,不要自己耽误自己,每个人在自己的专业行业领域,你只要有一点比别人强,做的不可取代,就算你青春阶段活出了精彩,当然你要各方面都活得精彩,那更好了,一个人要有一技之长,只有在这个阶段你有了一技之长,在中年阶段才能做到平安幸福,所谓平安幸福就是到了中年阶段你懂得怎么爱别人,别人也就爱你尊敬你了,你就幸福了,然后你追求的目标不要太高的时候,你就平安了,好多人都说富贵险中求,话是对的,但要看哪个年龄段,你到了中年你就有可能输不起,你比如你到了四十五岁,你奋斗十年,还不成的话你老年安详基本就没了,所以在四十五岁之前的一技之长非常重要,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把某项技术或者专业搞到精当的水平。

在这方面我们特别佩服上海人,上海的那些年轻人一进企业就学技术,生下来就没人教他要尊敬师傅,要如何细心的讨教什么,他就细心的去琢磨,很谦卑的态度有机会就问,所以上海人的这种工匠精神是全国最好的。就从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我还是那句话,年轻人没有时间玩两件事情不能干,第一不能看恐怖电影,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第二不能看黄色小说,你这两件事一干,你的生命就进入下旋轨道,你的命运都在往下走,你做什么都不行。

我们出去散步,跟自己爱的人一起去,不知不觉五里地也不是事儿,心里要装着事儿还跟着自己不爱的人去散步,走五里地就比较费劲了,如果腿脚再受点伤那就很累了,累了是哪里累了就是心累了。心无旁骛,处于一种淡然的状态中,处于一种武术家常说的无极的状态,你去做一切事情,就会效率高还不累。

有的人生来就爱挑别人的毛病,这都是不懂得爱别人的做法,有人说我爱你才老批评你,这是不对的,千万别这么做,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你找人每天挑自己的毛病,你就知道你挑别人毛病的时候,别人是什么感觉,什么是泛爱众呢,人家不喜欢的事你就别去做,这就算是爱了,你要有能力你就去帮助人家,人家有能力你不要去批评人家。

见了富人就说好话,见了穷人就昂首挺胸,过去的老东西就讨厌他,新的东西就喜欢,这都不是友爱的表现,你心里真正友爱不是这样的,反过来如果这样做了或者不这样做了你就友爱了。

生活当中全是小事,没有大事,他忙的时候,你就不要再去找他说话了,这就是爱,但是这些小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我们一生你能否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常说打人不打脸,别人的隐私就没拿出去没事跟别人讲,有什么必要呢,显得自己很浅薄,这样做哪有什么爱可言。

有人做了实验,在家里放两碗米饭,对其中一碗米饭说点好话,对另一碗米饭说一些坏话,结果骂了半天,这碗米饭就坏了,说了三天好话,那碗米饭还是好的,也就是这种生命现象给我们揭示的现象耐人寻味,不要说人不好。

劝人为善,劝的过程别人获得了功德,你也获得了功德,这是从因果关系上看,别人犯了过错,你也要在合适的时机提出来,不要漠不关心,心想他有过错了我要批评了他他不高兴,怎么讲别人的过错呢,就是在别人高兴的时候,你委婉的提出来,这样子他能接受,对大家都有好处,如果你见了过错也不说,也不是爱人的表现。

你要问别人拿东西或给别人东西,一定要分清楚,给的要多拿的要少,这样永远不落埋怨。现在年轻人都是飘来飘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是你要没这样的观念,到最后青春耽误了也没有一技之长,什么意思呢?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都要想着我的付出要比我的回报多,这样才能进步,如果每个人想的都是我得索取要比我的付出多,这个团体就走下坡路,你们去看看那些成功的企业,他的员工尽管都挣得多,但是你去看都是付出比得到的多,这是一个向上的气场,反过来就是向下的气场,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我要为大家多付出,这样整个团队就往上走,这才能体现出你的水平呢,连这一点点都不愿意去做不愿意多付出,那就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果别人对你有一点点睚眦必报,有一点点怨恨,你就一直想的去报复人家,其实报复别人自己所受的痛苦更大。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生一场大气,三天才可以平复,把呼出来的气呼到蒸馏水里,然后抽上一小管给小白鼠打上,小白鼠就中毒死亡,毒性就这么强,你这生的这一场大气,三天才能从你的肝脏肾脏解毒排干净,等不到三天又生一场气,甚至一天生好几场气,这就是我们前段时间说的,一个人一个月生气次数在26次以下,你是个幸福的人,你超过26次基本上就每天一次,那还谈什么幸福呢,就是你的身体就缓不过来,生点气就堵住了生点气就堵住了。

作为领导层面,尽管以身作则了,要求下级不要太严,太严了不符合人道,因为管理太严了,其实会束缚团队的创造力,要释放员工的人性,让员工在其中有幸福感,有自由,而不是压抑人性。

如果你是领导了,长辈了,可以施压别人,别人也不敢吭气,但是口服心不服,时间长了就会生出来一些隔膜,如果你讲道理的话,可能在当下不好接受,事后想想会接受,不会有什么隔膜产生。

站在领导岗位,带领团队,所遇到的问题,多半不是简单的利益问题,这个时候要做到无私心,不偏袒,以此为基准,就能做到以理服人。

仁,两个人组成,也就是能处理好两个人关系的人就是仁人,仁者爱人,懂得爱别人的人就是仁人。生活中有个目标,要向谁学习,向明星学习你学不来,你没有明星的脸蛋明星身后的背景,再说的深一些,明星祖辈所积累的福报你学不来,你看看这个人前世怎么样,就看看他现在怎么样,你要看看他未来怎么样,就看看他现在怎么样。

要做到仁人,懂得爱人,要主动跟别人亲近,这样子你才能进步,你老是跟那些低级的人在一起就不能进步。什么叫低级的人呢?人没有绝对低级的,比较低级的是那些不太关心别人光关心自己的那些人,不要拿那些人做榜样,你拿那些人做榜样,出来的东西别人都不舒服,那你的路子只能越走越窄,你是爱大家的你的路是越走越宽

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知恩图报就是君子知恩不报就是小人。什么是善恶?利人是善利己是恶,一事当前先做利人的打算。我们的思维要训练,为什么反复强调,要诵读弟子规?通过日常训练,形成一种思维,拓宽我们的人生道路

学与实践要结合,否则就是一个虚伪、浮华不实在的人,你就光做不学习,会陷入另外一种状态,就是固执己见,人不怕不学无术,就怕不学已术,这种人很顽固,反正我也不学新的东西,我就照着老的东西来,这种思想会导致你跟社会跟周边所有的人脱节。

读书的方法是心眼口都要到。意念也是一种感觉,每个人都有,这个人尊敬不尊敬你,都能感觉出来,为什么要训练思维?思维习惯了利人了,你的场就是利人的场,你走到哪别人都看你没问题,你若是一种利己的生命状态,你想表现出利人的大气,你都表现不出来。所以我们带团队,讲格局格局要打开,给人以空间。

利人的思维方式从今天做起,一点点的去做,你以利人的场坚持不要太长时间,三个月你就会发现,你的整个气场都变了,别人反过来会特别的爱你。

制定目标不要太紧但是实现目标的每一步都要抓紧,一步都不要放过,所以所有的工作都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要做管理工作就要管理到位,十次有九次半都做到了,有半次没做到,这也不合格,属于抓得不紧的表现。

过去人们难在哪呢?心里有疑问,得找好多人好多资料才能知道,现在人们上网百度就可以找到答案,而且还可以对比各种答案,去印证自己的想法。北京又是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名人的讲座,让我们有机会深入学习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结论:我们每个人都是圣贤

要不相信,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文化体系下的神话,对比的看下,看看中国人,中国人是说从哪里来的,看看西方人说他们是从那来的。好多人信教,读圣经、可兰经,他会告诉他们是从哪来的,而中国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某个人决定的

中国人在上古的时候面对大洪水不是躲着走,这不大禹治水的故事嘛,中国人把山劈开,把水放过去,打开灵石口露出晋阳城中国人的世界观是人定胜天的,好多民族文化有太阳神崇拜,中国人是夸父逐日,这太阳咋回事我就追着太阳看,我想看看太阳到底咋回事,然后说天上太阳多了,后羿射日,我要把你这十个太阳射下来九个,你说这大海厉害---“精卫填海,说大山挡住我的路了---“愚公移山,这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从来认为中国人是宇宙的中心每一个人都是圣贤,这是中华文化的根。

他不是依附于哪一个神的,你看西方的传说,最后都归到上帝那里去了,中国人不是这样,中国人认为你做的每一件事情,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在空中飘荡,他这个信息是永存的,就好像录音带一样,所以我们要谨慎我们的言行。

我们弟子规就学完了,概括一下,第一不要让别人不舒服,第二不要太小气不肯付出,不要斤斤计较,第三要养成学习的习惯一命 二运 三风水 四积阴德 五读书 六名 七相 八敬鬼神 九交贵人 十修身,学习是我们改变命运的有力武器

以上的这些,我自己悟道了,告诉大家,希望对每个人多会受益匪浅。

弟子规的课程就讲完了,谢谢大家。

扫码关注国葆堂官方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欢迎致电国葆堂总部客服 400 6701 630

分享到
  • 门诊时间: 8:00-22:00(节假日不休)
  • 医院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52号院4号楼1至2层商业3一层101(青柠檬酒店旁边)
  • 柳芳总医院:010 65755601
  • 西四分院:010 66021799
  • 沈阳分院:024 31982883
  • 徐州分院:0516 85055999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把健康装进口袋
国葆堂在线解答
国葆堂健康讲堂
微信号:gbtyzlf
王氏脊椎疗法 wangxingzhi.com © 2005-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9907号

王兴治

国葆堂第十三代传人

在线
咨询

官方免费咨询 预约热线

400 6701 630